十年多时间、超31.5万平方米、超8500家境内外客商十大实盘配资平台,从2013到2024年,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以下简称“上交会”)持续聚焦技术贸易发展趋势,已经成为了我国技术贸易领域发展的“风向标”。
上交会坚持“专业化”办展方向,聚焦上海“五个中心”和“四大功能”定位,加强新兴产业和未来技术研究,深耕绿色低碳和数字化两大转型机遇,展示技术覆盖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全要素领域,着力打造专业化展览展示平台。
过去十余载,上交会接待观众39万余人次,举办超740多场对接交流和上交会发布活动,近两届意向成交项目数均超500个。
作为我国首个集技术展示和交易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国际性、专业性的展会,上交会在推动技术进口来源多元化、支持成熟的产业化技术出口、拓展国际技术合作网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4年第二届上交会,特斯拉完成了其在中国大陆的首秀,5.6秒可实现百公里加速,展示了其电动汽车技术。特斯拉在中国大陆的“首秀”以及后续发展,是上交会中众多企业的“侧影”之一。
过去十多年,上交会持续扩大技术贸易“朋友圈”,并为“朋友圈”的朋友们提供了创新的展示平台。
2021年第八届上交会,设立“长三角一体化专区”,集中展示其在技术贸易联动方面的创新实践。专设“临港新片区”展区,集中展示最新科创成果。首次由上海技术交易所搭建“迷你版交易大厅”,新增交易意向实名用户287家,其中236家企业线上线下对接72项科技成果,51家企业完成专利资产评估,产生技术交易意向金额过亿元。
2023第九届上交会则首次设立“一带一路”技术合作专区和商用密码专区,首次发布全国技术贸易创新实践案例;成立“技术贸易促进服务联盟”,12家技术贸易促进专业机构成为首批联盟成员单位。
进入2024年,第十届上交会更是在创新生态及服务展区加大引入各类资本、孵化器、加速器等投资服务机构,提供科技投融资及市场转化综合服务;继续组织一批知识产权、人才、法律等服务机构,通过服务专窗和服务站的形式提供交易促进配套服务。
同时,依托举办“上交会发布”“上交会朋友圈”及技术贸易促进服务联盟等系列活动,在展商和观众间搭建起参展项目初创、成熟并走向市场的“鹊桥”,不断提升上交会作为技术贸易公共服务产品的实效。
做好基础研究“最初一公里”及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有机衔接,实现“3+365”永不落幕促对接,畅通技术流通和共享渠道,推动科技资源全链条融通联动,积极探索技术贸易发展新路径。
为促进供需匹配,提供市场化合作机遇,第十届上交会在展前完成了与国家及省市级行业协会、国际组织、知名展会协调联动,“朋友圈”链接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加强。
2024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六周年,这一届上交会在长三角区域协同科创一体化成果展示专区中集中展示了长三角各地联合整合科创资源、联合对接转化企业技术需求以及联合研发攻关形成的系列成果。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长三角国创中心”)首次受邀参展,并展示了一批代表科技前沿的原创成果和创新应用的明星展品,比如纳米级晶圆气浮量测平台、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材料设备、无感心血管疾病监测设备、MEMS压电超声传感器、生物人体器官芯片、柔性低成本卫星太阳电池阵等。
同时,第十届上交会,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展示了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领域多项各地联合研发技术成果。此外,上海技术交易所国际交易中心展示了其在苏州、宁波、温州、无锡、泰州等地成立的一批创新中心和产业协同示范基地。主宾省浙江展示了一批多地协同的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发展成果。
对上海而言,扩大技术贸易的“朋友圈”,在新形势下办好上交会,对于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开放合作,走向多元化和国际化过去十多年,上交会也不断走向多元化、国际化。它在推动技术进口来源多元化、支持成熟的产业化技术出口、拓展国际技术合作网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5年第三届,上交会首创主宾国机制,邀请捷克担任首个主宾国。捷克在第三届上交会期间设立主题馆,并开展一系列主宾国主题日活动。同时,这一届的“镇馆之宝”项目是意大利机器人宝宝(iCub人形机器人),是欧盟机器人项目重点工程,是世界首台非编程、交互式机器人。
此后,上交会陆续邀请意大利、荷兰等“一带一路”沿线科技强国担任主宾国。
2017年,第五届上交会在原有主宾国机制的基础上继续创新,首次设立主宾城市(州)机制,上海的友好城市芬兰埃斯波市担任境外主宾城市,深圳市担任境内主宾城市。而这一届的“镇馆之宝”项目之一,是来自匈牙利摩根斯达集团的桌式足球,它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具有可移动、可折叠、占地空间小等特点。
随着上交会的迅速成长,2018年第六届上交会又对主宾国城市进行了扩容,推广境内主宾城和多个境外主宾城市组团模式,邀请大连市担任境内主宾城市,希腊伊拉克利翁市、挪威奥斯陆市、日本横滨市共同担任境外主宾城市,呈现“多点开花”的精彩。
作为首个国家级的国际技术交易会,上交会在将先进技术“引进来”的同时,还创造条件积极“走出去”,通过“主宾国机制+海外展”的模式对接“一带一路”,为中国的技术企业寻找海外新天地。
2016年第四届上交会创新设立“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办展模式,首次举办上交会海外展,首届上交会海外展在捷克举办。由此,上交会探索形成“展示+发布”、“互动+体验”、“科技+资本”的办展新模式,进一步提升上交会国际化与专业化水平。
2017年,上交会赴希腊举办上交会南欧展,2018年,上交会海外展在拉脱维亚举办,同期还举办中拉经贸论坛,签署了《上海市国际技术进出口促进中心与拉脱维亚投资发展署合作备忘录》。
2021年第八届上交会,大阪府以唯一一个境外主题馆的身份亮相上交会,重点推介来自日本的先进氢能源技术。2023年澳门特别行政区担任主宾城,山西省担任主宾省。
2024年,第十届上交会适逢上海市与日本大阪市缔结友好城市50周年。作为境外主宾城的大阪市,在其主题馆中展示了一批净水处理、农畜废弃物处理、光照培育等领域前沿技术项目,邀请中日企业开展项目对接交流,促进城市间科技经贸合作。
此外,第十届上交会期间,来自美国、墨西哥、德国、芬兰、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展商及一批国际组织和贸易促进机构带来了一批嵌入式系统、人工智能、节能减排等领域国际一流企业参展。如德国企业带来了高可靠性前沿物联网技术,美国企业带来了电化学过氧化氢发生模块和电化学专利技术,新加坡企业带来了去中心化人工智能算法,联合国工发组织推出了以数字曲面微滴喷射低碳技术为代表的碳中和国际技术合作成果,香港贸发局带来了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溯源技术。
第十届上交会还进一步与德国纽伦堡会展集团全球嵌入式展中国展在供需对接、产业协同等方面深入合作,一批全球领军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人机交互式软件、工控软件、汽车电子研发工具等企业首次亮相。
上交会的国际化和多元化,不断深化。主宾机制在上交会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得以完善和发展,由此衍生出的主宾城市(州)机制使中外技术项目的对接合作更接地气。
如今,主宾国、主宾城市(州)机制已经成为上交会的“金字招牌”,为中外双方搭建起了技术、科研和经贸等方面高规格、高领域、多产业的合作平台,走向多元化、国际化的上交会,也因此创造了巨大的品牌价值。
与时俱进,聚焦新质生产力上交会的展区设置,自2013年首届以来,随着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创新。
2013年第一届上交会仅设专业技术专区(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组团展区、和交易服务区。随着展览不断发展成熟,2016年第四届上交会形成稳定的五大展区机制。到了2021年第八届上交会,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重要理念,原“智慧城市”专区升级调整,增设“城市更新展区”。
而到了2024年,第十届上交会的展示内容已经扩展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这一届总展出面积为3.5万平方米,参展企业总数近千家,汇聚了来自全球10个国家和地区及全国19个省区市的创新成果。
值得关注的是,第十届上交会共吸引观众近5万人次,其中专业观众占比超80%;展会配套活动总参会人次超过1.2万;发布了国际国内2637项创新成果和572项企业创新需求;现场达成合作意向556项,创历史新高。
纵观上交会过去十余年的进化演进,通过对新兴产业的关注和支持,上交会已然成了推动了我国技术贸易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从历年的“镇馆之宝”项目来看,2014年至2019年,上交会“镇馆之宝”从特斯拉的电动汽车、意大利的机器人宝宝(iCub人形机器人)、匈牙利摩根斯达集团的私人飞行器和桌式足球,到英国Emotech公司研发的机器人Olly、德国罗夫哈特公司的MR500环保科技汽车,都是海外的技术和产品。
但到2021年第八届上交会,复旦大学的全无线侵入式64通道脑机接口芯片模组成为“镇馆之宝”。2023年第九届上交会,全球第一款由中国企业研发并获准上市的四臂腔镜手术机器人成为“镇馆之宝”,当时作为首款获得NMPA批准上市的机器人,已在全国数十家医院累计完成近1000例临床手术,覆盖泌尿外科、普外科、妇科、胸外科等多科室的常规及高难度手术。
进入到2024年第十届上交会,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核电设备”项目,凭借其在先进核能技术上的突破性创新,当选为这一届上交会的“镇馆之宝”。
中国的技术和产品,开始在上交会展露头角,并在全球市场表现出优势。
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市技术进出口合同金额181.3亿美元,居全国各省市首位,其中出口合同金额128亿美元,进口合同金额53.3亿美元。“十四五”开局以来,上海市技术进出口合同金额年均增长5.8%,其中技术出口合同额年均增长7%;技术进口合同额年均增长3.1%。
经过十年多的努力,上交会“效应”也不断显现出来,不仅聚焦展示重大技术突破、聚焦展示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同时也聚焦展示产业转型升级。
比如在重大技术突破上,第十届上交会的国际领先技术有20余项,如全球首个深海风电与海洋牧场养殖一体化设计项目、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套超大力值标准测力试验装置、我国自主研发的航空发动机关键重要部件系列增强技术、首台国产掺氢燃烧大F重型燃气轮机等。
上海正在进行多方面的努力,包括着力培育贸易主体,集聚龙头企业;着力创新制度供给,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着力加强贸易促进,培育竞争新优势。上交会正在充分发挥技术贸易平台功能十大实盘配资平台,支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把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展示和转化平台。